初三化学方程式笔记
九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21年7月重庆第10次印刷 / 978-7-107-24501-5
应该可能也许大概都是已经配平了的,吧。
蜡烛燃烧
第一次出现在 P13
$$石蜡 + O_2\stackrel{点燃}{\longrightarrow}CO_2 + H_2 O$$
读作:石蜡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过石蜡这种混合物怎么配平啊
磷燃烧
第一次出现在 P27
注意事项:
- 五氧化二磷有毒
- 红磷需过量以消耗完全部氧气
适用于红磷:
$$4 P + 5 O_2\stackrel{点燃}{==}2 P_2 O_5$$
使用红磷的好处:其燃烧只会生成五氧化二磷而不会生成其他气体,可以精确地消耗全部氧气
适用于白磷:
P4+5O2==点燃2P2O5
白磷燃烧不在此知识点要求范围内
感谢 AHdark 指正~
实验现象:
- 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 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读作: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硫燃烧
第一次出现在 P33
注意事项:二氧化硫为有毒气体。
$$S + O_2\stackrel{点燃}{==}SO_2$$
特性:可以说这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读作: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
碳燃烧
第一次出现在 P34 / P110
如果氧气充足(P34/P110):
$$C + O_2\stackrel{点燃}{==}C O_2$$
感谢 雁南飞 指正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读作: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如果氧气不充足(P110):
$$2 C + O_2\stackrel{点燃}{==}2 CO$$
特性:不充分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具有碳的全部性质。
读作: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
铁(丝)燃烧
第一次出现在 P34
$$3 Fe + 2 O_2\stackrel{点燃}{==}Fe_3 O_4$$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读作: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
第一次出现在 P37
注意事项:加热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顺导管进入集气瓶影响氧气纯净度,如果不塞棉花你可能会收集到一瓶黑色的氧气。
$$2 KMnO_4\stackrel{\Delta}{=}K_2MnO_4 + MnO_2 + O_2↑$$
读作: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
过氧化氢制氧气
第一次出现在 P39
注意事项:
- 本反应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速反应进行
- 本实验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没有减少,这是催化剂“一变二不变”(即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特点之一
- 此实验为“固液常温型”,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可在常温下进行;此实验所需要的器材一般为漏斗(液)+锥形瓶(固)+导管,注意与其他两种固固加热型反应的器材区分
$$2H_2 O_2\stackrel{MnO_2}{===}2H_2 O + O_2↑$$
氯酸钾制氧气
第一次出现在 P39
$$2KClO_3\stackrel{MnO_2}{\underset{\Delta}{===}}2KCl + 3O_2↑$$
氢气燃烧
第一次出现在 P79
注意事项:点燃前要验纯
$$2H_2 + O_2\stackrel{点燃}{==}2H_2 O$$
电解水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第一次出现在 P79
$$2H_2 O\stackrel{通电}{==}2H_2 + O_2↑$$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次出现在 P93~94
铁与硫酸铜反应
$$Fe + CuSO_4 {=} Cu + FeSO_4$$
银白色铁钉与蓝色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铜与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_2 CO_3 + 2 HCl {=} 2NaCl + H_2 O + CO_2↑$$
感谢 雁南飞 指正~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_2\stackrel{点燃}{==}2MgO$$
还原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
第一次出现在 P97
$$H_2 + CuO\stackrel{\Delta}{=}Cu + H_2 O$$
碳还原氧化铜
第一次出现在 P111
$$2CuO +C \stackrel{高温}{==} 2Cu + CO_2↑$$
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2Fe_3 O_4$$
咕咕咕咕咕咕